星期四, 9月 27

不再輕易說再見

曾說過中國人送行的熱情和陣仗,是我所見過最讓人感動、最驚呀的事兒。
他們不只認識的、不熟悉的、男的女的、一家大小甚至是鄰居都一樣把你當著親友般的送別。
雖然有句古話:送君千里終需一別。但他們還是會很隆重、把手頭上的工作放下,
總而言之就是很有誠意的跟你告別。同樣的,中國人在接機、接火車也同等的一點也不怠慢。
有機會結交中國各地好友,所以在送行這方面我是感觸良多,
即便沒有掉下熱淚也已眼眶濕潤,想想有些人只跟你認識半天或幾天,
但他可以不造作、很真誠的把你送上火車或場機,我覺得這至少在大馬是少見又少見的事。
小強是第一個在北京為我送行的好朋友。
老實的他踏著舊式腳踏車在清晨六點鐘找我,等著跟我搬行李,把我送上機場。
在德士上一直千叮萬囑的要我帶好東西、回到家記的給他電話報平安。
然後他什麼話也不說了,就緊緊握住我的手。
我把車窗打開讓冬天的冷風吹進來,還是凍不了我們溫熱的緊扣雙手。
就因為覺得送完機後還要讓他破費十八元人民幣搭民航大巴回家,以後我再也不捨讓他送機。
但每次他還是站在我的房前等我、替我搬那沉重背包。
宜昌男孩跟我認識不到三天,在我臨走的那一個夜晚,我在收拾行李時,
驀然轉過頭,看見坐在床前的他淚流兩行。
我這沒心肝的差一點笑出來,我真的沒有見過這樣的場面,才這樣失禮。
“怎麼了,不捨得我嗎?‘我故作輕鬆的問他。他一直靜靜不語,但淚一直流不停。
當時,我也被感動。想想,一個人能夠為你流淚,不管是真情或假意,這足讓我記住一輩子。
大慶的伯父母熱情送行,我還來不及道謝,早把我推上火車。
他們是我在大馬認識的好朋友海寬的父母。由於他早已向母親報備,伯父還特別駕著馬賽地過來哈爾濱接我上大慶玩兩天。
阿姨特別領我上館子,說一定要讓我吃餃子,因為東北人深信出門吃餃子能夠一路平安、
事事順利。兩老沒有刻意裝出熱情,就是簡單話家長、道珍重,我已深深感動他們的誠意。
上海人送行,沒有太多的語言、也沒有太多的表情,就是很實際的一定請你吃餐豐盛的美食。
他們跟東北人不一樣,點餐一般不夠再叫絕不會點滿一大座,然後吃不完。
香海寧(上海人)覺得這很浪費,這不表示他們摳門。
地道上海人劉哥跟我認識好多年,接風送行他絕不“手軟”,加上他還很懂得吃,
所以一到上海,我肯定是吃著撐得飽飽的。上海火車站我們沒有告別的悲傷,
反而是期待的重逢。
認識小林是在新疆烏魯木齊餐館用早餐,地陪古麗介紹我認識他。
原來小林剛從法國回來,是專帶國外團的,當天他是上我們的車實習。
到了美麗的天山後,我們開始熟絡。
從吐魯番的葡萄架、坎兒井、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火焰山、高昌故城,
一路走下來,我們早已變成無所不談的好朋友。
臨走前,在新疆哈密的酒店內,他半夜拿著兩瓶啤酒及幾包零食敲門:明天你就要走了,
我陪你聊天……那一夜我們喝酒、吸煙,凌晨三點半 送走他,
我倒頭大睡隔天清晨看見他來送行。
他沒有再多說話,只說了要保重,他給我留電話。
最後他偷偷的把一張人頭照塞進我手裡,此刻車子開始駛出大門。
車子一路往嘉峪關方向開去,從密瓜的故鄉鄯善市路過星星峽,
我一直握著小林的照片,思絮飛到我跟他認識的第一天、
彷彿看見他親切的笑臉向我走過來:你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記者嗎?
我笑而不答只是微微點頭。
然後,我們形影不離、三天三夜。
車子漸行漸遠,我跟他難道真是“西出陽關無故人”嗎。

星期日, 9月 23

遇見普陀洛伽

中國名川大山,是許多旅遊者的最愛。
除了遊山玩水之外,中國每座山峰各有特色,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季節都會展露不同的風光美態。“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是對中國名山的最佳讚美。
多次旅遊神州,遊過的高山五個手指數得出。
對於一個胖子來說,爬山遊山是一項吃力的旅遊。
所以,要是這些壯麗的山峰能夠有升降機多好啊,
那我就可以不費力的大搖大擺上山。
可是,即便能夠很方便上山,我又有懼高症,所以綜合這些大問題,
我只能遠望、許多時候不敢高攀。
記的有次我上大理蒼山,高度也只不過跟升旗山差不多,
可我坐在無遮的吊纜上,真的是一動也不敢動,硬著頭皮閉著眼睛、
雙腳麻痺的直至目的地。上山下山簡直要我老命。
唯有普陀山和洛迦山是我去過最歡喜的海天佛國。
也唯有普陀山讓我感覺最不像高山的觀音菩薩道場。
說起觀音,感覺特別有緣。好多年前因為有機會採訪普陀山,
所以趕緊更新護照,沒過一個月新政策出台,我就省下150令吉。
普陀山是中國四大佛山之一。
據知,其他三座佛山的主人都是男菩薩,
唯有東海普陀山是大慈大悲的女菩薩道場。島上三大名寺之一的法雨寺,
寺名是由清朝康熙皇帝山御賜“天花法雨”匾額而來,
祈求觀音聖德一如天雨澤被蒼生。
普陀山之名譯自梵文POTA LAKA,“普陀洛伽”,意為“觀世音大土”。
從普陀山渡頭半小時即到洛迦山。周圍礁石嶙峋,千姿百態,
如無數五色珊瑚圍繞仙山,它也是普陀山佛教聖地一部分,
傳說這兒是觀音菩薩修行聖地。”凡朝拜普陀山的信徒,
必到洛迦山,有“不到洛迦山不算朝完普陀”之說。更有“南海普陀去燒香,
不到洛迦燒半香”的說法。
遠望洛迦山酷似一尊觀音菩薩安祥地躺在蓮花洋上,故有“海上大臥佛”之稱。
三步一拜朝普陀山是我從來不曾想過的念頭。十年前的一個凌晨三點多,
我們近兩百多人的朝山團早已集合在山下,等待師父領上山。
原本一路冷風陣陣的上路,在眾信唸佛號和三步一拜下變得涼風習習,
陪著徐徐升起的朝陽,原來想像辛苦的三步一跪的動作竟變成歡喜的早操運動。
大家滿心喜悅的在清晨七點多到達寺廟內,所有善信都散步似的再走下潮音洞,
希望像傳說中在那兒能夠看見觀音菩薩。當時,確實有人說看見了、
也有人說什麼也看不見、只聽見悅聲的潮音,不管看見與否,
大伙來到普陀山能有因緣跟菩薩結緣早已是一件美事。
回程時,小船從普陀山往上海盧潮港方向行駛,不知怎麼竟捲起巨浪,
整艘船搖晃得挺嚇人的。此時,大家不約而同趕緊唸佛號,
而我正好閉眼小睡,但心裡感覺還很害怕。不一會海浪漸漸平靜,
突然一陣陣掌聲響起,原來是同船的日本遊客以為大家在唱歌娛樂,
他們還不知我們早已嚇出一身汗。
下船,我們往海上看去、風平浪靜,真感謝觀音菩薩的庇祐讓一船人都平安渡海。
旅遊可以是生活、感悟、結緣、減壓及吃喝玩樂等等,但能和普陀洛迦有緣,
是我生命中最大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