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8月 28

華麗的袍爬滿蝨子

常德公寓,遇見張愛玲。
再見張愛玲,常德公寓。
喜歡上海除了它是我心目中的十里洋場,其二是因為張愛玲。
老實說,我不是很一個標準的張迷,但說起張愛玲,我就有種莫名其妙的感動。
想想,我確實也是很喜歡她的吧。
所以只要到上海,我多數會不由自主到靜安區常德路195號的常德公寓。
即便我只是進過一次屋內,其他時候我多數在公寓前徘徊漫步,
就好像在梅雨天的季節中跟張愛玲相遇。
然後我倆無話不談,一直到夕陽西下,然後步出常德公寓沿著她當年走過的路,
一起去美麗園,看著她走進胡蘭成住的那一幢房子內……
我不喜歡胡蘭成,總覺得他是一個負心漢。不只辜負張愛玲,
他的一生還跟六個女人有過糾纏不清的感情。說得好聽他是風流倜儻,
難聽一點說他是世上最會“吃軟飯”的男人。胡蘭成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男子?
竟能令張愛玲如此傾心?多數張迷認為一是胡蘭成曾經是汪精衛手下的筆桿子,
屬於沒有氣節的無行才子一類;二是胡蘭成最後拋棄了張愛玲,
屬於用情不專的無行文人。但是這樣一個沒有民族氣節又薄情寡義的人,
為何能降伏張愛玲這樣眼高過頂的才女呢?我是因為喜歡張愛玲才被迫要知道胡蘭成。
最人心痛的是抗戰勝利,胡蘭成逃到溫州避難,張愛玲趕去探望。
此時,胡已另有新歡,張愛玲傷心之際嘆道:我想過,我倘使不得不離開你,
亦不致尋短見,亦不能再愛別人,我將只是萎謝了…… 即是到了這地步,
張愛玲還是沒有把門關上,給胡蘭成留著餘地。
回過頭來看,張愛玲用這句名言形容她滬上故居的現狀“生命是一襲華麗的袍,
上面爬滿了蝨子。”,似乎也頗為合適。我不知道當年,
張愛玲是如何佈置公寓內的房子,之前我偷偷跑進去時大略看了房子,
知道目前住了兩位老人家,簡單的家具、平凡的氛圍,
真的看不出胡蘭成在《今生今世》裏這樣描述張愛玲生活的空間:
“她房裏竟是華貴到使我不安,那陳設與傢具原簡單,亦不見得很值錢,
但竟是無價的,一種現代的新鮮明亮斷乎是帶刺激性。
陽臺外是全上海,在天際雲影日色裏,底下電車噹噹的來去。”
就因為這句話,讓我站在公寓前苦思當年張愛玲住著時是如何華麗,
而今她走了,房子是如此的蒼涼。原來當過去的生活和現實的景物文錯時,
生命竟是如斯的不堪一擊。
據可靠消息,常德公寓所在的靜安區政府正積極著力準備方案,
以重新定位張愛玲故居。靜安區為此特別邀請了專家學者,
對常德公寓改造方案聽取多方建議。初步設計方案為將公寓部分樓面設為名人書店,當然,裏面少不了出售張愛玲著作,同時開放故居供遊客參觀,使它成為上海新的文化地標。
想想,那時除了可以近距離一探張愛玲當年生活,我們還可以看看書、
喝喝藍山咖啡,跟張迷一起參與有關她的活動,這對喜歡張愛玲的人來說真是樂事。 
常德公寓在喜歡張愛玲書迷的心目中地位非同一般,這些年來,
經常有海內外張迷前來朝拜。由於故居內有居民居住,並不對外開放,
很多人只能悻悻而歸,如今這項建議對張迷來說,天大喜訊 。
常德公寓在張愛玲的生命中佔有重要的地位。1939年,
張愛玲與母親和姑姑曾經在51室住過,1942年從香港回上海後,
她與姑姑一起搬進了6樓65室(現在為60室),直至1948年。
張愛玲非常喜歡這裡的居住環境,小說《沉香屑》也在此誕生,
重要的這兒還是她當年跟胡蘭成相戀的地方。
張愛玲說:“公寓是最合理想的逃世的地方……
在公寓房子的最上層你就是站在窗前換衣服也不礙事。
” 想著想著,張愛玲的高傲只不過是想掩飾她內心偶而的不安和寂寞……
每每,我站在公寓前只能吃力地抬頭望著6樓陽臺,借助想像回到半個世紀多前。
真替張愛玲不值,她怎麼會愛上這個負心郎呢。胡蘭成要是不愛了就不愛,
為何還三番四次為自己找藉口?
張愛玲在《沉香屑》中寫道:您尋出家傳的霉綠斑斕的銅香爐,
點上一爐沉香屑,听我說一支戰前香港的故事。
您這一爐沉香屑點完了,我的故事也該完了……
但,我一直覺得她的故事還沒完。
  

星期六, 8月 18

小泉VS添黃

湖南人說:我這兒的美女最多,湘女不但漂亮且多情。
可是四川人一聽就覺得好笑。湘女是多情,但說到美人胚子還是四川女人最標緻。
蜀大地廣,美女自然多。 據知,四川的丹巴美女是中國之最。
她們不只長得美,而且是長在深閨無人知的那種。
康定的漢子雄如山, 丹巴的美女美如水。
丹巴美女出眾,這裡有許多傳說: 一只鳳凰飛到了墨爾多山,
隨後化成千千萬萬美麗迷人的美女, 丹巴出美女始於漢代的東女國時期。
據史書記載, 西夏王朝滅亡之時, 大批皇親國戚, 后宮嬪妃從遙遠的寧夏逃到氣侯溫和,
山美水秀的丹巴。 山東人說自己經濟好,上海人就笑了。
為什麼呢,山東半島最著名的也只有青島和濟南。
孔子的家鄉曲阜和泰山也不過是旅遊勝地。至於威海、蓬萊和煙台只是一般的海濱城市。
若要把山東的經濟和上海比較,那是十萬八千里之別。
上海不但貴為中國甚至世界最繁榮、最時尚的經濟地段,
所有的大型商業活動幾乎都在上海灘外的十里洋場交易。
雖然如此,上海人一說自己民工多,廣東人就笑了。
無他的,當年鄧小平南巡這沿海的經濟特區後,
珠江三角州的經濟是扶搖直上。這塊肥豬肉不只刺激中國南方經貿活動,
同時更為國人製造成千上萬個飯碗。所以說要比那個省份的民工最多,
還是以廣東居多。勿說湧入全國各地的工人,最直接受惠的是來自福建、
廣西和潮汕地區的農民。遠得不說,只要在地鐵內稍稍張開耳朵,
我們熟悉的福建話(閩南語)、廣東話和潮州話不絕於耳。
論到廣東人說自己款爺多(大款,指有錢人),香港人就笑了。
儘管南方沿海經濟如何飛躍還是比不了早被喻為東方之珠的香港。
這個國際都市雖是彈丸小島,但它的經濟成長至今還是排在中國各省榜首。
香港有錢人居多,生活水準平均,即便是中國已改革開放多時的今天,
香港人還是調侃大陸人為“ 阿燦 ”。唉,本是同根生、相“嘲”何太急……
香港人說二奶我最多,台灣人就笑了。台灣女人最嬌、台灣情婦更嗲。
所以,台灣二奶人數絕對不輸於香港二奶。
尤其,近來許多台灣情婦不只北上上海和蘇州等地當台商的“跨海情人”,
而且更成為中國男人的新寵。台灣人說自己想獨立,全中國人民都笑了。
這兩岸之間的關係是剪不斷、理還亂。在中國什麼都好說,什麼事情都可研究、
研究(煙酒、煙酒),唯獨台灣要說獨立這事兒。
日本人說中日友好,中國人民笑了:你丫騙誰呢? 中日友好關係只是掛在領導嘴裡的調調。
但在民間,跟任何中國人說起小日本,他們肯定給你白眼。
日本人說自己愛和平,亞洲人民笑了:說的是人話嗎? 是啊,
一個連歷史都不尊重的日本竟敢跟我們說和平,這又是那門的道理。
這些有趣的打油詩當然是中國网民的傑作。這之中有些是說得過火了,
但許多也說得頭頭是道。以下再看看這首完整的現代調侃詩:
湖南人說自己美女多,四川人就笑了山東人說自己經濟好,
上海人就笑了上海人說自己民工多,廣東人就笑了。
廣東人說自己款爺多,香港人就笑了.香港人說自己二奶多,台灣人就笑了。
台灣人說自己想獨立,全中國人民都笑了.日本人說中日友好,中國人民笑了:
你丫騙誰呢? 日本人說自己愛和平,亞洲人民笑了:說的是人話嗎?
日本人說自己要維護世界和平,美國人民笑了:問你大爺我沒?
日本人說自己是人,全世界的X都叫了:兄弟,做X要厚道,不能忘本!
中國人在网上發佈後還覺得不過癮,特別表示:是中國人上网時就將此再轉發給朋友。
可見,許多中國人一提起日本就咬牙切齒、氣得不行。
更讓人叫絕的是,這些被日本人氣得暴跳如雷的网民還大聲高喊:
從今天起, 全國公共廁所更名為靖國神社。
今後上廁所小便不能叫小便,統一叫“小泉”。
大便不能叫大便,統一叫“添黃”(取天皇諧音)。
中國人啊、中國人啊,真是好樣的。

星期四, 8月 9

原來,不是夢。

李碧華的《煙花三月》讓我知道山東,有個地方叫淄博。
因為書中的主人公袁竹林婆婆和廖奎的可歌可泣故事,我去了一趟山東半島半個月。
從書中只知道線索有間叫金鳳的酒店,後來我托當地朋友尋訪,答案是根本沒有這間店。
過後,我還是去了淄博市,但和廖叔叔卻緣慳一面。
一位慰安婦的至情至性,我千里遠行雖不得所獲,但這事一直擱在心中。
袁的故事我幾年前已閱讀,但一直都沒有忘掉在武漢的袁婆婆和在淄博的廖老。
袁竹林由於家貧,自幼被送給別人做童養媳,15歲與首任丈夫結婚。
1941年至1942年中國抗日戰爭期間,由於丈夫失蹤,為謀生計養活老父及女兒,
她被騙往武漢鄂城為旅館洗衣服及做雜務,到達後被強行帶到慰安所充當慰安婦,
當時袁竹林18歲。其後她曾被一日本軍官獨佔,之後與一位厭戰逃役的日本軍人相愛,
逃跑匿藏成功共同生活,但二次大戰後該軍人回日,袁竹林不願相隨而分開。
24歲時領養了一名養女,並曾為生活與其他男人結婚,
幾段婚姻都因為不同原因離異收場。袁竹林的幾段婚姻中,
最難忘的是一名叫廖奎的前武漢市警察局刑警大隊警長。
二人於1948年結婚,廖奎於1953年因一宗案件被下放黑龍江省密山勞動改造。
雖然袁竹林曾與養女在1961年借下放的機會尋到廖奎,但後來因生活條件惡劣,
二人最終被迫離異,失散38年。經李碧華於1998年在香港《壹周刊》
發表<竹和葵在天涯>和<火澤睽>兩篇文章,並在互聯網呼籲後,
最終於1999年2月尋獲已遷居山東淄博、雙腿殘疾的廖奎,二人在1999年3月重逢。
而這一段故事也是全書中的高潮,寫來感人至深,行字之間句句動人心弦、
讀來蕩氣迴腸。想起袁婆婆的身世,袁竹林只不過是中國十三億人中最平凡的婦女。
因為日軍侵華,強迫她當慰安婦而改變了一生。
而她這一生沒有因為日軍的撤退而轉好,命運似乎一次又一次的作弄她。
這一生用她的話來說: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前幾天在网上獲悉袁竹林已在去年三月於廣東湛江因腦溢血昏迷辭世,享年84歲。
死前還堅決不拿已到手的兩萬美元撫恤金,嚥下了她在人生中最堅毅、
最人敬佩的最後一口氣。新聞閱此,我淚流滿臉、抽泣。
因為動容書中所述,腦海中一直忘不了當時袁竹林和廖奎重逢後,
雖說只有三天卻彷如三十年般長的相聚。 也因此,
我一直記住地處山東中偏北有個城市叫淄博。
但我卻忘了旅遊當地的兩天中自己到底玩過了什麼地方……
唯一記得的這兒是《聊齋誌異》作者蒲松齡的故里……
我夢中一直停留著這樣的畫面:廖奎拄杖,站在飄飄忽忽的街燈下目送她走,
車子遠去、他還不肯進屋。堅強的袁竹林臨走就是不肯留下廖老的電話和地址。
這天是農曆初一。朔。月缺。最惆悵的重逢也不過如此,最揪心的思念唯有淚千行。
夢中醒來,不思量、自難忘。原來,真的不是夢。

星期五, 8月 3

生死兩茫茫

在中國生老病死都是大件事。
無他的,在這改革開放後的社會樣樣要錢,沒有錢求生不能、有錢求死更容易。
生不起,剖腹一刀五千幾。這雖然只是句戲言,但絕對千真萬確。
在中國看醫生,那有大馬的方便。他們即便是政府醫院也同樣高價格。
中國求醫,從一開始的掛診就得先交費,再來醫生費、最後看完後先去付藥費,
才能帶藥走人。
我就親眼看見一位老婦,因為沒有錢付藥費最後被趕走……更何況是生孩子呢?
尤其在只生一胎的中國家庭若要生小孩不只是“天下大事”,
就連生產前後的費用也絕對是高付費。
讀不起,選個學校三萬起。聽起來有點嚇人,但想想,那裡受教育是不用錢的呢,
只是多或少而已。就是只因為一個孩子,因此中國父母更在意小孩受教育。
所以只要能夠擠進名校,花費三幾萬元是在所不措的。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所有中國父母的期盼。
所以只要孩子能夠進入好學校,不管是借、賒或騙就是想把錢弄到手後,
再把孩子推入好學校,這才是為人父母的驕傲。
住不起,一萬多元一平米。大馬屋價高,但中國的房事更緊張、更高昂。
一平米小得再小不了的寸土如金。萬多元一平米還不是在最炙手可熱的黃金地點。
若在市中心的樓房,分分鐘鐘絕對不是這個價碼。
娶不起,沒房沒車誰嫁你?要是租房或是共房,是沒有女孩願意嫁給你的。
所以,中國王老五不只難找女人,更重要的是房子更難買。這才難受啊。
養不起,父母下崗兒下地。不再是“大茶飯”的紅色年代,
中國人依舊要努力勞動才討得一口飯吃。
最糟的是中國人口這麼多,要找份工作也不是件易事。
再上一些中年人提前下崗(裁員) ,即使孩子再下地工作,也養不起一家幾口人。
病不起,藥費利潤十倍起。早前說過,在中國生病是件苦事。
看醫費太貴了,再加上藥費天天喊漲更是讓病患吃不消。
普通的感冒、發燒,一般市民是不去買藥的。
他們說:休息一會就好了,沒事。因為藥費貴嘛,
他們還有句名言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所以萬 萬不能生病。
活不起,一月辛勞一千幾。吃喝玩樂在中國,若用馬幣花費還可以,
要是以人民幣工資消費的話就有點壓力。尤其一個月才掙錢四五百元人民幣,
只要稍稍買點東西,那一個月的工資基本是一分不存。
死不起,火化下葬一萬幾。生下來要錢、死也不能倖免。
喪事對於一個傳統的中國家庭來說是件要事,花不起也要錯錢處理死者的身後事。
葬禮一定要弄得風風光光,至於活著的子孫怎麼籌錢,那是你們的問題。
所以,有心人就題了這首打油詩諷刺目前的中國現狀:生不起,剖腹一刀五千幾;
讀不起,選個學校三萬起;住不起,一萬多元一平米;娶不起,沒房沒車誰嫁你?
養不起,父母下崗兒下地;病不起,藥費利潤十倍起;活不起,一月辛勞一千幾;死不起,
火化下葬一萬幾。 這聽起來雖然只是玩兒,
但真正的中國也確實存著這種不能言喻而只能體會的實況。
所以縱觀上述的打油詩,他們總結八個大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這總結說起來是有點過激,但是不是這樣的實際情況,還得勞駕大家琢磨、琢磨。